导语
在数智化浪潮中,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凭庞大参数规模、复杂架构及海量数据处理与泛化能力,为思想政治教育数智化转型带来“奇点时刻”。它推动教育内容体系优化、资源精准配置与高效传播,深化人机交互以激发主体潜能、提升互动成效,开源生态还为教育方法革新与模式探索注入活力。但大模型也潜藏缺陷,需审慎剖析其技术特点,精准把握并优化功能缺陷,规避技术应用盲目性与片面性,理顺赋能实践路径。
成果摘要
大模型作为一种基于海量参数训练且结构高度复杂的机器学习模型,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数智化转型带来了关键的“奇点时刻”。凭借数据驱动、算法赋能和人机交互三大核心逻辑,大模型有力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流程、交互方式及发生场域从传统模式向数智化形态转变。然而,大模型在赋能思想政治教育数智化转型的同时,也潜藏着不容忽视的缺陷。因此,我们需要以审慎的态度深入剖析大模型的功能缺陷并加以优化,避免技术应用的盲目性与片面性。在此基础上,着力提升数智意识与思政意识融合的思维境界,积极推动数智方法与思政方式协同的实践进程,深度实现数智之技与育人之道结合的价值赋魂目标。
内容来源
《基于大模型的思想政治教育数智化转型论析》表于《思想理论教育》2025年第10期。
作者信息
温旭
硕士生导师
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教授
温旭,法学博士,现任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教授、硕士生导师,长期深耕数字资本主义研究领域,同时担任教育部全国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检测评审专家。科研成果方面,出版学术专著《数字劳动:数字资本主义批判》;主持国家级、省部级课题共5项;以第一作者身份在《马克思主义研究》《思想理论教育》等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,多篇成果被《人大报刊复印资料》全文转载、光明日报《文摘报》转摘。学术影响力方面,研究成果获“上海市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”,个人入选“中国知网高被引学者TOP1%”,相关成果还入选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社会科学分论坛成果专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