喜报 | 马研院李牧今、温旭老师荣获复旦大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!

发布者:张雨发布时间:2025-11-21浏览次数:10

近日,复旦大学2025年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获奖名单公示,我院青年教师李牧今、温旭在思政组教学竞赛中凭借出色的表现,双双荣获一等奖

本次竞赛充分展现了我院青年教师扎实的学术素养、创新的教学理念和突出的育人能力。让我们向两位获奖老师表示热烈祝贺,并一同领略他们精彩的课程设计!


李牧今

【教师简介】

李牧今,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助理研究员。先后就读于德国慕尼黑大学、波茨坦大学,获学士与硕士学位;后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取得哲学博士学位,并在北京大学中国政治学研究中心从事博雅博士后研究。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当代政治哲学、德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,近年来聚焦身份认同与共同体建构等前沿议题,在CSSCI及核心期刊发表多篇研究成果,并参与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《马克思主义历史考证大辞典》的翻译与编校工作。承担本科生与研究生课程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》《马克思主义思想渊源》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》等。

【获奖课程介绍】

课程以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》为基础,聚焦教材第五章第二节“世界大变局下资本主义的矛盾和冲突”,旨在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立场、观点和方法,深入分析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。

课程以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比为逻辑主线,带领学生探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、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两对社会基本矛盾在世界变局中的深层作用。通过剖析福山、桑德尔等当代西方学者的理论演变,课程深入探讨“身份政治”、“优绩主义”、“社会撕裂”等现象背后的结构性根源,让抽象理论与真实世界紧密联结。

通过对美国族群矛盾、阶层分化、资本外移等现实案例的解读,课程生动揭示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演变趋势,帮助学生学习如何运用唯物史观超越表象、洞察本质,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分析框架依然是我们认识世界、分析问题的强大思想工具。


温旭

【教师简介】

温旭,法学博士,现任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教授、硕士生导师,长期深耕数字资本主义研究领域,同时担任教育部全国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检测评审专家。科研成果方面,出版学术专著《数字劳动:数字资本主义批判》;主持国家级、省部级课题共5项;以第一作者身份在《马克思主义研究》《思想理论教育》等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,多篇成果被《人大报刊复印资料》全文转载、光明日报《文摘报》转摘。学术影响力方面,研究成果获“上海市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”,个人入选“中国知网高被引学者TOP1%”,相关成果还入选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社会科学分论坛成果专展。

【获奖课程介绍】

课程以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》为核心依托,聚焦“坚持科技自立自强”专题核心要义,立足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纵深演进的时代背景,以人工智能前沿技术为切入点,带领学生系统把握生成式AI、具身智能、类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发展脉络、核心特征与多元应用场景。课程通过案例分析、视频观摩、哲学思辨等多元形式,探讨“人工智能能否取代人的主体性”等关键问题,阐明人机互动共生的本质关系。同时,结合国际局势与国家战略,解读科技自立自强对国家安全、经济发展、民族复兴的重要意义,剖析我国科技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。课程贯通理论与实践,既传递科技前沿知识,又强化使命担当教育,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重要性,树立科技报国的理想信念,为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科技支撑提供清晰指引。


据悉,复旦大学2025年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于2024年10月启动,2025年6月结束。经综合评定,文理医科产生了特、一、二、三等奖共计73人。

再次祝贺李牧今老师和温旭老师!

马研院将继续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投身教学创新,不断提升思政课的思想性、理论性和亲和力、针对性,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。

(来源:复旦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)